4月10日-15日,第23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在京举行,数百家机床产业链企业共话行业前景,并有多家机床企业新品在展会现场亮相。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工业母机资本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工业母机行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且随着政策利好的推动,及行业景气度回升,在更新需求及自主可控技术升级浪潮的推动下,工业母机行业将迎来高景气周期。
自主可控浪潮加速推进
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作为全球四大国际机床展之一,对中国工业化建设和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力,因此该会上展出的新品备受市场关注。
秦川机床的五轴加工中心产品已有4大系列20多种型号,覆盖了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大部分加工类型和尺寸规格,产品在汽车工业、轨道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中的国产化替代具备明显优势。
此外,还有不少机床上市公司携带新品亮相现场,例如科德数控也带来了KCX1200TM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DMC50五轴立式加工中心、KTX1250TC卧式五轴加工中心等高端五轴数控机床产品。
在自主可控技术升级的浪潮下,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据秦川机床年报显示,公司去年研发投入3.4亿元,同比增长了21.1%。
数据显示,在已披露年报的18家机床上市公司中,其中14家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明显。
当前正值新一轮机床更新替换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受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工业母机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承压但整体表现坚韧,已披露年报的18家上市公司中,其中7家上市公司业绩小幅下滑,仍有11家上市公司业绩呈正向增长。此外,多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涨幅跑赢营收涨幅。
来自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数据也呼应了这一点。根据协会对重点联系企业的统计,2022年度行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3%,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完成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6%;但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3.7%,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8%。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表示,虽然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生产与消费在2022年遭受了市场的冲击,但全行业经营基本稳定。中国仍然是全球第一大机床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市场,依托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和超大规模市场内需的基本盘,未来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依然拥有足够大的容量。
此外,中国海关数据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66亿美元,同降11.5%;出口额62.9亿美元,同增18.3%,贸易逆差额从2021年的21.4亿美元缩小至3.1亿美元。
据了解,通常机床的设计使用寿命约为8至10年,在2011年全球机床产值和消费量达到高峰后,当前正值新一轮机床更新替换需求释放的高峰,业内预计,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更新替换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