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被称为“工业粮食”。战略性矿产资源更是国家资源安全的核心和关键,对国家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2022年,中国共生产原煤45亿吨、原油2.05亿吨、铁矿9.68亿吨、黄金372吨,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许多重要矿产仍存在供需缺口,部分矿种对外依存度较高。
2023年1月,自然资源部宣布,围绕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
3月29日下午,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主办,由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承办,北京矿烨咨询有限公司协办的“矿业万里行”策划活动在京师律师大厦召开。
在会议上,行业人士就如何反映矿业新情况、化解矿业新难题、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矿产资源增储上产,保障矿产资源安全进行交流讨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姜耀东首先介绍了全国“两会”涉矿提案情况,主要涉及矿产资源安全、高度重视煤炭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关于加大对安全高效煤矿等先进产能建设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他表示,要坚持保护环境与矿产开发同步进行,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支持,减少自然灾害对矿产资源的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就国家矿业发展现状及最新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生态保护和矿业开采至关重要,要用灵活务实的方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将矿产资源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外,中国黄金、宁德时代等企业代表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涉矿企业面临的难点,痛点,包括部分地区仍对矿产资源安全、增储上产政策理解和执行还不到位等。
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业文化分会副理事长佟锐表示,国内国际的矿业发展是需要研究的长久课题,通过文化交流搭建矿业国际桥梁,持续推进矿业文化多元化发展。
自然资源部油气中心开发室主任许书平表示,能源矿产资源安全受到高度重视,各方应当严格落实对矿产资源安全的各项部署,协调好矿区关系,为矿业企业的勘探开发营造良好的环境。
会议最后,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主任曹旭升表示,为了保障中国矿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增储上产,希望联合各界共同做好“矿业万里行”,送法律、送服务、送技术、送方案到矿业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