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月度产销再创新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分别达69.1万辆和6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倍。至此,今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
事实上,品牌的势能远不止毛利率。华为之所以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占得一席之地,与无出其右的品牌不无关系。
从消费端看,Z世代正在成为主力消费人群,其对国产品牌没有成见,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以“李宁”为代表的国潮崛起就是明证。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跻身国潮系列,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在Z世代心目中的“人设”。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比亚迪已经打响品牌跃升的第一枪,拟推出首款百万级豪车。如今,消费者正在从注重“性价比”胜于注重“比亚迪”转向注重“比亚迪”胜于注重“性价比”。这个转换越快,意味着中国车企抢占高端市场的曲线越陡。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于车规芯片、操作系统等短板,中国车企在突破核心技术上要继续全力以赴。同时,对于品牌的打造也要抓住换道超车机会。
海外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式微,主要缘于本土研发与决策体系的滞后,但这种后知后觉不排除随时被对手激活。中国车企一直在努力打造品牌,现今机遇既是时间窗口的机遇,也是投入产出比的机遇,有必要抓住抓好、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