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日前,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印尼力勤OBI镍钴和华越镍钴项目核心主装置工程相继投产。该项目从红土矿中提炼氢氧化镍钴,可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为印尼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材料供应保障。据悉,该项目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红土矿湿法冶金工艺,技术横跨冶炼和化工两大行业,相对于传统冶炼具有较高的施工难度。
为实现2022年高质量发展,山东南郊镇深挖传统产业优势潜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对标“333”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强化项目支撑,据了解,山东世纪正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的不锈钢精密加工件数字化生产线及应用研发实验室技术改造项目,一期1600平厂房已经建设完毕投入使用,二期16000平的厂房预计2022年3月15日左右开工,全力推进不锈钢产业园建设,让传统不锈钢产业升级改造焕发“新”机。
日本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2月9日宣布,2022年2月份签订合同(4月份出货)的镍系不锈钢棒型材销售价格提高10%(包括调整与镍、钼含量相对应的钢种价格)。其上次涨价是2021年10月份合同。2月17日该公司又宣布,由于能源、原料等方面的成本上升,自2022年3月份合同(4月出货)开始,工具钢制品的基价上涨5-20%,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不锈钢(含出口产品)的基价每吨提高2.5万日元。
近日,青山实业旗下的福建鼎信科技1780mm不锈钢热轧改造项目2号加热炉点火成功。加热炉采用中冶京诚凤凰炉自主研发的冷净发生炉煤气低NOx系列烧嘴等燃烧系统核心设备,改造后加热炉结构更合理,节能环保,指标更先进,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线对不锈钢不同产品规格的需求。
【企业新闻】
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著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内地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2月25日,由五冶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承建的宁波宝新年产6万吨高品质不锈钢光亮板项目在宝新厂内举行开工仪式。据悉,该项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宁波宝新不锈钢厂内,其主要施工内容包括:轧辊磨床机组,新建架空管廊和电缆通廊等。作为宝新基地“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的第一步,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6万吨不锈钢光亮板生产能力,将形成每年72万吨的整体规模,进一步提市场占有率,巩固宝新在国内不锈钢领导地位。
久立特材近日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用不锈钢管及特种合金管材、管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管材主要特点是耐腐蚀、耐高、低温,产品主要应用于油气、电力设备以及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等,其中应用于油气领域的产品主要以油气前端开采和集输为主。截止2021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为21.83%,主要出口至中东、欧洲等
【下游终端】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2月2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俄乌局势升级,国际市场上镍、铝等金属价格不断创下新高。韩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原材料镍、铝等金属高度依赖进口,而俄罗斯作为镍和铝的主要出口国,俄乌冲突的升温使各类金属的价格一路走高。此外,韩国建筑业也亮起了红灯。韩国生产水泥的核心燃料—烟煤全部依赖进口,其中近八成来自俄罗斯。随着施工旺季来临,韩国市场上水泥需求大幅增加,烟煤进口受阻很可能会导致韩国面临水泥紧缺困境。
容百科技、格林美2月27日表示,双方已于近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构建基于“镍钴资源开采—动力电池回收—三元前驱体制造—三元材料制造”产业链的战略合作体系,在海外镍资源冶炼等领域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根据协议,动力电池回收板块方面,格林美将整合旗下所有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利用、梯次利用和粉料分选业务于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之中,容百科技将以评估值作价,与其他股东同股同权一起投资动力再生。
华友钴业表示,近日公司控股股东华友控股集团及其他相关方与玉溪市人民政府签订的相关合作协议为各方达成的初步合作框架协议,具体事项由双方后续根据项目需要另行约定,相关事宜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目前通过非洲钴铜锂资源开发、印尼镍钴资源开发、城市锂镍钴资源再生利用等方式积极布局上游资源。
2月18日,国内第一支TP347H大口径无缝厚壁不锈钢管在青海中钛青锻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下线。TP347H是奥氏体不锈钢,是青海中钛青锻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与辽阳石化共同开发的石化行业使用的大口径无缝不锈钢管,由于该材料热强性较高,在高温下仍具有较高的变形抗力,因此其制造难度非常高,一直以来依赖于进口。本次挤压突出了6.8万吨挤压生产线的压力优势,为该产品短期内实现国产化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