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网 铜技术知识手册

29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关键字:
肝豆状核变性  血浆铜蓝蛋白  突变  基因,ATP7B
产  品:
粗铜
价  格:
30元 我要购买
摘  要:
目的 对29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归纳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29例W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指标包括临床表现、肝脏生化指标、血清铜蓝蛋白、24 h尿铜、ATP7B基因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29例WD患者中,男18例,女11例,中位年龄25.9岁(5~71岁).临床表现乏力18例(62.1%),腹胀、皮肤瘙痒各4例(13.8%);体征包括:肝大11例(37.9%),脾大15例(51.7%)和腹水4例(13.8%)等.实验室检查示29例WD患者均有肝功能异常及24 h尿铜升高(100.0%),24例铜蓝蛋白降低(82.8%),8例K-F环阳性(27.6%).19例患者接受ATP7B基因检查,基因突变位点有外显子5、8、11、12、16和18.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早期为肝细胞脂肪变性(大小泡混合性),铜染色阳性或阴性,肝小叶内可无明显炎症;慢性肝炎期主要表现为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胆管上皮变性,汇管区周围肝细胞胆盐淤积性改变伴铜颗粒沉积,小叶内灶性炎症;肝硬化期表现为汇管区扩大纤维化,宽阔间隔内铜沉积及小胆管破坏、增生、间隔周围肝细胞胆盐淤积性改变及大量铜颗粒沉积.临床确诊6例,临床+病理诊断4例,临床+肝脏病理+基因检测诊断19例.结论 WD单靠临床诊断漏诊率高;肝脏组织学中汇管区周围肝细胞胆盐淤积性改变较常见,有提示作用;ATP7B基因检测外显子16杂合突变较常见.临床+基因检测+肝脏病理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
相关推荐
购买方式
如需购买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关闭企业微信客服

客服经理:周雪婷

15534057890